时延
时延是指从说话人开始话到受话人听到所说的内容的时间。一般人们能忍受小于250ms的时延,若时延太长,会使通信双方都不舒服。此外,时延还会造成回波,时延越长所需的用于消除回波的计算机指令的时间就越多。传送时延由Internet的路由情况决定,如果在低速信道或信道太拥挤时,可能会导致长时间时延或丢失数据包的情况。
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电缆是将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而形成的一种传输介质,是目前局域网最常用到的一种布线材料。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双绞线也因此而得名。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局域网中非屏蔽双绞线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屏蔽双绞线分为3类和5类两种。
速率
网卡的速度描述网卡接收和发送数据的快慢,目前主要有10M、100M、1000M三种规格;10M的网卡就目前的应用而言,能满足普通小型共享式局域网传输数据的要求,考虑性价比的用户可以选择10M的网卡;在传输频带较宽的信号或交换式局域网中,应选用速度较快的100M网卡。
1000M的网卡传输速率更快,将来可能会成为市场的主流。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是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内导线和圆柱导体及外界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根据传输频带的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类型。按直径的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
网卡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也被称作网络接口卡,是安装在计算机上的适配器,它们提供对网络的连接点。每个NIC的设计都是为了一种特定的网络,例如以太网络、令牌环网络、FDDI、ARCNENT等等。它们在和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协议栈相应的物理层进行操作,并向特定的电缆提供一个连接点,如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光缆。无线局域网的NIC有一个天线以与一个基地站进行通信。
网卡速度 网卡的首要性能指标就是它的速度,也就是它所能提供的带宽了。由于我们采用的是百兆以太网,当然要选能够达到100Mbps的网卡了。现在100Mbps速度的网卡能够自动识别端口速度是10Mbps的还是100Mbps的,这种特性称为"10M/100M自适应"。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网卡都是
10M/100M自适应的,并且是PCI总线的。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连接各网络站点的实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信息还可以利用无线电系统、微波无线系统和红外技术传输。
远程唤醒
远程唤醒就是在一台计算机上通过网络启动另一台已经处于关机状态的计算机。虽然处于关机状态,计算机内置的可管理网卡仍然始终处于监控状态,不断收集网络唤醒数据包,一旦接收到该数据包,网卡就激活计算机电源使得计算机系统启动。这种功能特别适合机房管理人员使用。
总线类型
常见网卡按总线类型可分为ISA网卡、PCI网卡等。ISA网卡以16位传送数据,标称速度能够达到10M。PCI网卡以32位传送数据,速度较快。目前市面上大多是10M和100M的PCI网卡。建议不要购买过时的ISA网卡,除非你的计算机没有PCI插槽。
ISA IBM AT(先进技术)计算机扩展总线设计,全称是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这种设计采用16位总线,有几个8位插槽用于向下兼容。AT
总线增加了数据总线带宽,地址总线增加到24线,足以对16兆内存寻址。向下兼容性是通过在原8位62引线连接器上增加一附加的连接器而得到保证。还增加了若干新的中断请求IRQ)线和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控制线。
Kbps
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字母 B 的大小写代表 BYTE 或 BIT,相应的KBPS也就有两个解释了, 分别是1、每秒一千个位元组
(MEGABYTE); 2.、每秒一千个位元(MEGABIT)。我们通常说的Kbps是指第二个每秒一千个位元,有就是每秒一千个字节。
PCI 局部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用于把信息从一个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设备的高速通道) ,英文全称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一种由Inter公司推出的用于定义局部总线的规范。此规范允许在计算机内安装多达10个遵从PCI规范的扩展卡。
PCI总线系统要求有一个PCI控制卡,它必须安装在一个PCI插槽内。根据实现方式,PCI控制器可以与CPU一次交换32位或64位数据,它允许智能
PCI辅助适配器利用一种总线主控技术与CPU并行地执行任务。PCI允许多路复用技术,即允许一个以上的电子信号同时存在于总线之上。
端口数目
端口数目是指多用户卡最多能支持的客户机的数目。目前流行的主要有2、4、8、16、32、64口等几种。
多用户卡 多用户卡(Multi-user Card)是供若干用户终端在一台主机上,具有共享处理权利,存储和使用资源的能力的设备。用户通过连接多用户卡(可分配多个串行端口供终端和服务器连接的设备)与主机进行通信。多用户卡大致可分为三类:非智能卡、智能卡、分布式智能卡。多用户卡主要用于连接终端、打印机、MODERM、扫描仪、条码读写器等设备,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数据的采集,实时的自动化控制,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非智能卡
非智能卡本身不没有CPU和RAM,只有控制RS-232界面的芯片(UART)和线路,所有的操作只能由所在主机的CPU来处理,占用主机资源。
适应于端口数少且通信速度较慢的应用场合。
分布式智能卡
与智能卡相比,它具有可扩展性,可以通进串接方式扩充出几十个至上百个端口。适应于端口数目多,并且传输范围较广的场合。
智能卡 智能卡配备有CPU和RAM,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智能卡还可过滤错误的数据,以减轻主机CPU的负担。适应于端口数目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较快的场合。
总线类型 常见多用户卡按总线类型可分为ISA卡、PCI卡等。ISA多用户卡以16位传送数据,标称速度能够达到10M。PCI多用户卡以32位传送数据,速度较快。但是现在多用户卡的速度并不是完全由总线类型决定,还决定于多用户卡自身的CPU的数据处理速度。
E1 流行于欧洲的2.048Mbps数字载波系统。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的传输速度为100Mbps,传输媒体为光纤,是令牌控制的LAN。FDDI的物理传输时钟速度是125MHz,但实际速度只有100Mbps。可实际连接的工作站数最多有500个,但推荐使用100个以下。FDDI的连接形态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次环路和二次环路的两个环构成的环形结构;另一种是以集线器为中心构成树状结构。工作站间的距离用光纤为2KM,用双绞线则为100M。但对单模光纤制定了节点间的距离可以延长到超过2KM以上的标准。
FDDI有三种接口:DAS(双配件站);SAS(单配件站);集线器(Concentrater)。通常仅使用一次环路,二次环路作为预备用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G.703
ITU颁布的有关各种数字接口的物理和电气特性的标准,包括64kbps和2.048Mbps的接口。
T1
AT&T为数字载波设施而定义的术语,用于以1.544Mbps的速率传输DS-1格式的信号。一个T1帧有24个时隙或通道。
V.35
V.35是通用终端接口的规定,其实V.35是对60-108kHz群带宽线路进行48Kbps同步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的规定,其中一部分内容记述了终端接口的规定。
X.21
X.21 是对公用数据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接口的规定。主要是对两个功能进行了规定:其一是与其他接口一样,对电气特性、连接器形状、相互连接电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层进行了规定;其二是为控制网络交换功能的网控制步骤,定义了网络层的功能。在专用线连接时只使用物理层功能,而在线路交换数据网中,则使用物理层和网络层的两个功能。X.21接口用的连接器引脚也只用15引脚电气特性分别参照V系列接口电气条件的V.10和V.11。数字网的同步都是从属于网络主时钟的从属同步。
设备类型 转换器的转换类型主要有接口转换和协议转换,其中接口转换又有以下三种类型:数据接口转换、光接口与电接口的转换、物理转换。
转换模式
是指转换器能够实现的接口或者协议的转换,主要有光纤、UTP、V.35、G.703、E1、T1等之间的转换以及以太网各种格式之间的转换。
IEEE 802.3 描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在多种物理媒体上以多种速率采用CSMA/CD访问方式,对于快速以太网该标准说明的实现方法有所扩展。早期的IEEE
802.3描述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Base2、10Base5、10BaseF、10BaseT和10Broad36等;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0
BaseT、100BaseT4和100BaseX等。
IEEE 802.3I
原始IEEE 802.3规范的物理更改,它要求通过双绞线网络介质,使用以太网类型的信令。标准设定信令速度为10兆比特每秒,使用一个通过双绞线电缆传输的基带信令图,该双绞线电缆采用星形或延伸的星形拓扑。
IEEE 802.3u
IEEE 802.3u (100Base-T)是100兆比特每秒以太网的标准。100Base-T技术中可采用3类传输介质,即100Base-T4、100Base-TX和100Base-FX,它采用4B/5B编码方式。
IEEE 802.3z
IEEE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在1998年6月通过,它规定的三种收发信机包括三种介质: 1000BASE-LX 应用于已安装的单模光纤基础上,1000BASE-SX应用于已安装的多模光纤基础上,
1000BASE-CX应用于已安装的在设备室内连接的平衡屏蔽铜缆基础上。
RJ-45
RJ-45接头用来连接UTP(或STP)网络缆线,可以因地制宜的扩充,系统检错方便,所以受到各公司普遍采用。
传输速率 是指收发器在网络传输中最大能够支持的传输速率,一般有10M、100M、1000M三种。收发器在网络传输中的速度还取决于传输介质的支持。
设备类型
收发器的设备类型按照光信号的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单模收发器和多模收发器。单模是指光以单一路径通过光纤,以激光器为光源;多模是指光以多重路径通过光纤。以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为光源。
协议标准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标准,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创立的一系列局域网远程通信标准。包括IEEE 802.1至802.12多个不同的标准规范(这些标准同时具有对应ISO标准的编号,如IEEE
802.3对应ISO 8802.3),其中常用的有IEEE 802.2、IEEE 802.3、IEEE 802.5等。
ADSL
ADSL (Asymmetric DSL,非对称DSL)和电话共用同一条线,但它使用的频带比话音频带高。不过必须在用户端安装POTS分路器来隔离话音和ADSL。ADSL有一个版本叫G.Lite、Universal
ADSL、ADSL Lite或无分路器ADSL,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它节省了分路器和相应的安装费用,但是线路上的所有电话必须接入低通滤波器,以把它们同较高的ADSL
频率隔离。ADSL可采用两种调制方案:离散多音调(DMT)或无载波振幅相位(CAP)。
ADSL虚拟拨号
在ADSL 的数字线上进行拨号,不同于模拟电话线上用调制解调器的拨号,而采用专门的协议PPP over Ethernet,拨号后直接由验证服务器进行检验,用户需输入用户名与密码,检验通过后就建立起一条高速的用户数字;并分配相应的动态IP。虚拟拨号用户需要通过一个用户帐号和密码来验证身份,这个用户帐号和163帐号一样,都是用户申请时自己选择的,并且这个帐号是作了限制的,只能用于ADSL虚拟拨号,不能用于普通MODEM拨号。
ADSL专线接入
是ADSL接入方式中的另一种,不同于虚拟拨号方式,而是采用一种类似于专线的接入方式,用户连接和配置好ADSL MODEM后,在自己的PC的网络设置里设置好相应的TCP/IP协议及网络参数(IP和掩码、网关等都由局端事先分配好),开机后,用户端和局端会自动建立起一条链路。所以,ADSL的专线接入方式是以有固定IP、
自动连接等特点的类似专线的方式,当然,它的速率比某些低速专线还快的多呢。
DSL
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是一项大大提高进入家庭或办公室的普通电话线(本地环路)数字容量的技术。DSL速度受用户到电话局间距离的制约。DSL面向两类应用。非对称DSL(ADSL)用于需要较高下行速度的Internet接入。对称DSL(SDSL、HDSL等)是为需要双向高速通信的短程连接设计的。
DSL不同于ISDN,DSL永远连在网上。在电话局,DSL通信量聚集到一个称为DSL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的设备并转发到适当的ISP或数据网络。
HDSL
HDSL (High Bit Rate DSL,高位速率DSL)是一种双向提供相同传输率的对称技术。HDSL是最成熟的DSL,它利用现有双绞线提供T1传输,而不需要铺设T1线路所需的附加设施。HDSL需要两条电缆线对,最远支持12000英尺;HDSL-2只需要一条电缆线对,最远支持18000英尺。HDSL不能和模拟电话共用线路。
IDSL
IDSL (ISDN DSL)双向提供144 Kb/s的速率,与其他对称DSL相比相当低。因为它把16 Kb/s的"D"通道用于传送数据而不是建立呼叫,所以它比标准ISDN多提供16
Kb/s。IDSL最远可以支持26000英尺。和标准ISDN不同的是,IDSL不支持模拟电话,而且信号不能通过电话网交换。因为IDSL采用和
ISDN相同的2B1Q线路编码,所以ISDN用户能够利用现有设备(ISDN BRI终端适配器和路由器)连接到IDSL。
PPPoA
PPPoA(PPP over ATM)协议采用PPPoA的接入技术,由PC终端直接发起PPP呼叫,用户侧ATM25网卡在收到上层的PPP包后,根据RFC2364封装标准对PPP包进行AAL5层封装处理形成ATM信元流。ATM信元透过ADSL
Modem传送到网络侧的宽带接入服务器上,完成授权、认证、分配IP地址和计费等一系列PPP接入过程。
PPPoE
PPPoE(PPP over Ethernet-)协议是在以太网络中转播PPP帧信息的技术。通常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用来通过电话线路及ISDN拨号接驳到ISP时使用。该协议具有用户认证及通知IP地址的功能。在ADSL中,PPPoE用来接驳ADSL
Modem与家庭中的个人电脑或者路由器
RADSL
RADSL(Rate Adaptive DSL,速率自适应DSL)是一个以信号质量为基础调整速度的ADSL版本。许多ADSL技术实际上都是RADSL。
SDSL SDSL(Symmetric DSL,对称DSL)是HDSL的一种变化形式,它只使用一条电缆线对,可提供从144 Kb/s到1.5
Mb/s的速度。SDSL是速率自适应技术,和HDSL一样,SDSL也不能同模拟电话共用线路。
Splitter分离器
ADSL MODEM用户分离电话线中普通电话语音信号和ADSL网络信号的前置设备,信号分离以后分别送往不同电话设备(电话机,传真机等)和ADSL
MODEM。
synchronization
同步(synchronization),ADSL用户端与局端的ADSL网络信号连接过程,双方信号建立连接(同步)以后,ADSL才能使用。
UADSL 通用非对称数字用户线(UADSL)的工作原理是加大电话通道和上行数据频带之间的保护带,免去需要在用户端安装的分路器,所以又可以叫做“无分路器ADSL”。
VDSL
VDSL(Very High Bit Rate DSL,极高位速率DSL)是一种非对称DSL,用作光纤结点到附近用户的最后引线。VDSL允许用户端利用现有铜线获得高带宽服务而不必采用光纤。VDSL和ADSL一样,也和电话共用同一条线。
X.25
是一个ITU-T标准,它定义了PDN上如何维持DTE与DCE之间用于远程终端接入和计算机通信的连接。帧中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了X.25。
|